圖片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大青山位于陰山山脈中段,其生態區位和生態價值極為重要,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就是大青山下曾經的景象。
從今年開始,內蒙古全面推動林長制草長制,推進生態系統重大保護修復工程,持續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完成保護區工礦企業退出區域人工造林3000畝,完成退化林修復6000畝。 目前,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累計栽植樟子松、云杉、國槐、丁香等各類喬灌木達1300萬株(叢),造林保存率達到9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7.3平方米。
曾經的采石、采礦,多年的開挖讓大青山笸籮鋪段形成了凸凹不平的礦坑和危巖體。笸籮鋪項目區栽植苗木232萬株,完成綠化2.11萬畝。未來,青山區將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示范基地,進一步探索“生態+產業”的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包頭城區北部“賽汗塔拉”。 圖片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文章轉載于內蒙古環保傳媒